7月5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主办的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出征仪式在中心举行。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方忠教授、副校长张玉勤教授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等出席出征仪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700所高校1200支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出征仪式。出征仪式上,武汉大学志愿服务团代表全体志愿者接旗,江苏师范大学志愿者代表带领实践团学生代表进行庄严宣誓。出征仪式结束后,13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在短暂培训过后分赴祖国大地的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2018年起,教育部语用司联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开展大学生“推普”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实践活动的规模和人数再创新高,共收到来自全国1150余所高校近8000支团队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报名,覆盖国内三分之一的高校。
“希望‘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全体志愿者能够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做好实践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方忠教授对实践团成员提出殷切希望。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方忠致辞
阿克苏教育学院的少数民族教师哈尼克孜·祖农作为实践团指导教师代表发言,他们团队多年来聚焦新疆边远民族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推普服务,探索民族地区有效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路径和方法,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指导教师代表阿克苏教育学院哈尼克孜发言
“乡村振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要积极投身到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让广大的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民众享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便利,为更多乡村发展铺好一条无形的通衢”,实践团学生代表北京大学的鲍萍红说。
志愿者代表北京大学鲍萍红发言
来自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伊宁县上胡地亚于孜村的宋文瑜书记是“推普”实践活动亲历者,她提到,只有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才能深入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学好普通话不会丢失本民族的特点,反而可以给更多的人展示出自己的优点。
伊犁州伊宁县上胡地亚于孜村干部宋文瑜发言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团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全国各地民族地区的边远乡村,入户调查当地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情况,利用自主研制的普通话教材和教法,推普成效显著,活动模式得到国家语委和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共示范引领全国1209所学校4588支团队近5万名志愿者投身到推普实践中来。
活动当天,实践团学生们还通过专题讲座、交流学习等方式,接受多所高校和媒体老师培训,了解语言能力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学习往年优秀团队经验,强化新闻摄像、摄影技巧,为实践活动开展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