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日至5日,由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国家级语言科学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和《语言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校区举行。本届夏令营共收到64所高校近100名本科生的申请,经过材料初审、网络面试和组委会评选,共有50位同学(41名听人学生、9名聋人学生)获得营员资格。
在夏令营筹备过程中,新冠肺炎疫情在部分省市出现了逐步抬头和蔓延的趋势,为保证此次活动能够顺利举行,组委会在校防疫办及院防疫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多项防疫措施,包括营员行程码、健康码和2次核酸阴性证明材料的查验,每日两次会场消毒以及营员佩戴口罩等。共有20余位营员(4位聋人营员)顺利来到徐州参加此次活动,也有一些同学在线上参加了部分学术讲座及其他活动。夏令营活动全程提供了手语翻译。
8月1日晚,夏令营预备会、实验室安全培训等活动在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实验楼四楼大厅举行。预备会由夏令营班主任刘俊飞老师主持,全体营员通过自我介绍和室友介绍等环节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8月2日上午,全体营员首先分组参观了江苏省语言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语言科学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语言科学》编辑部。随后,开营仪式在实验楼四楼报告厅举行。开营仪式上,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余光武教授首先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并介绍了语科院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以及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的发展历史。本届营员代表西北大学谢国斌同学代表全体营员发言,表达了对主办方的感谢和深入了解语言学各研究领域的期待。随后第四届夏令营营员代表宋奕璇同学与本届夏令营营员代表邓越、舒政华两位同学完成了营旗交接仪式。
本届夏令营的主题为“语言学与新文科建设”。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杨亦鸣教授为本次夏令营作了题为“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理据——兼谈新文科的发展路径”的主旨报告。该报告首先回顾了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并清晰阐释了其发展为大语言学的必然性,以及大语言学源自语言观的迭代更新,即大语言观和新语言观的形成。营员们纷纷表示,这种创新的理念和思路让他们对于语言学研究如何引领新文科建设,如何服务社会和国家以及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前沿研究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清华大学刘知远副教授为本次夏令营作了题为“知识指导的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特邀报告,介绍了知识指导的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最新进展与趋势。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金立鑫教授、陈卫恒教授分别作了“从三个案例研究看语言学研究的理论目标和方法”和“人类语言最小音义结合体的结合公式及信号学解释”的特邀报告,引起了营员的广泛讨论。此外,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刘洪涛教授、张强副教授、耿立波副教授三位老师为营员们也分别作了题为“‘人不知而不愠’是不恼怒吗?”“自闭症儿童语言认知的特异模式”“噪声环境下言语理解的脑机制研究”精彩的学术报告。语科院研究生宋奕璇、陈飞鹏、李芳梅、刘盛炜、刘凯毅和刘承承(聋人)同学在夏令营期间和营员们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五天时间内,语科院共组织了13场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古文字、理论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研究人群涉及聋人、自闭症儿童以及老年人等多个语言特殊群体。
夏令营期间,语科院还安排了“语言学学生如何服务国家和社会”工作坊、徐州汉文化学习、语言艺术作品展演暨联欢晚会、智力运动会等多个劳逸结合的活动模块。
与往届夏令营一样,本届夏令营中,营员根据各自研究兴趣分成四个小组,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确定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小组选题方向,语科院还为各小组配备了一位相关领域的指导教师。
8月5日上午,四个小组分别作了题为“汉语‘上火败火吃什么’类结构研究”“当前国内发展性阅读障碍知识普及的困境浅析”“汉语韵律视角下三音节定中结构语义加工差异研究”以及“语言是什么”的PPT展示和汇报。其中第三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小组组员均获得了由江苏师范大学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主持编写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一书。随后在夏令营闭幕式上,组委会为营员颁发了《结业证书》,至此本届夏令营圆满落幕。
“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共吸引了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300余名莘莘学子。夏令营活动不仅为当代大学生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勇于创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意识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