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中心学术报告厅召开。围绕“新时代中国语言学的创新之路”这一总议题,与会学者就“语言学+”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从文字演进看思想史、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语言学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开幕式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莫斌博士致开幕辞,我校校长周汝光教授致欢迎词。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前沿领域之一,与语言学有着深厚的渊源,语言学如何助力人工智能发展,值得语言学界深入思考。针对这一当下热点问题,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在题为“语言与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报告中强调,我国要在人工智能领域由跟跑转为领跑,达到引领世界的水平,实现颠覆性的突破,探索出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子,就需要摆脱对于现有框架的依赖和现有途径的追随,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上开拓新的空间。而有望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对人类语言的深入认识,以此使下一代人工智能符合语言和大脑的实际。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智能化时代,人类社会正在被重塑。我国应着眼“人机共生社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在“大语言观”视野下,及时制定和实施既具有现实针对性又具有前瞻性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方略和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国家语言能力;而个人应培养自我适应“人机共生”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观念、素质和能力,实现优雅转型。
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研究者从跨学科视角考察语言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蓝研究员从基因角度探讨了可能影响声调有无多寡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实验设计。中心成员江荻教授介绍了基于相似模型的自动分类技术在藏语方言研究上的利用。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综合运用在建立中国儿童语料的全息多模态数据库中的作用。中心成员余光武教授从采用实证手段探讨了幼儿语言习得水平与其元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北京语言大学卢德平教授则从符号学视角审视了二语学习。
新时代对语言环境建设如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浙江师范大学张先亮教授对语言服务生态平衡的形成原因、干扰因素和维护要素进行了系统介绍。中心成员苏金智教授指出,要用文化和谐论的观点处理好中华民族语言共同体里共同语与其他语言或方言的关系。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魏晖教授对语言资源及其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对国际化城市的多语生活与语言治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在吸收借鉴国际语言学理论成果时,中国语言学界更应重视发掘本土语言资源,为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的成果。清华大学黄德宽教授指出,我们应该以汉字文化阐释为目标,建构汉字文化阐释的认知模型和科学方法,使汉字历史文化信息的辨析和证说趋于接近历史真实,形成独具特色的汉字文化阐释学。中心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驻院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丁邦新教授通过对汉语和侗台语一些研究实例的讨论,提出了自己对汉台语历史比较研究的几个方法的思考。南开大学石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魏在江教授在各自报告中都强调,要增强对汉语事实的关注,通过对汉语实事求是的研究为世界语言学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浙江大学黄华新教授重点介绍了隐喻的符号学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则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专门介绍了外语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闭幕式上,清华大学黄德宽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进一步肯定和强调了创新对于中国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柯锦华编审、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蓝研究员为闭幕致辞。本次会议为语言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推动了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中国语言学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