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杨亦鸣:提升原创能力是学术“走出去”的关键——访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

时间:2014-02-20浏览:529设置

【核心提示】中国学术“走出去”,“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学术研究水平本身”。

  杨亦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他在神经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工程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处于该领域前沿水平。

  近日,记者就“中国学术研究如何‘走出去’”这一话题对杨亦鸣进行了采访。他表示,中国学术“走出去”,“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学术研究水平本身”。

“走出去”靠的是科研实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中,我们一方面关注将国外思想“引进来”,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让中国学术“走出去”。您认为,应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学术思想,发出中国学术界的声音?

  杨亦鸣:将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学术引进来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我们更应努力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好声音”,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力量,展现当代中国的新特征、新元素。

  那么,如何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学术思想,让中国学术“走出去”呢?过去我们较多强调要建立自己发声的渠道,探讨如何搭建“走出去”的平台,强调怎样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并设法融入世界话语体系之中。总之,要争取话语权,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我认为,这些是形式和载体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学术本身,我们的学术要能够创造和引领世界学术研究的新潮流,就像在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已经涌现的那些经典理论和假说一样,成为各国学术发展的航标。

  显然,在这方面我们关注的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研究尚未开辟出能够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引领国际学术研究方向,并根植中国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和学术道路。如果不能改变这一现状,那么当我们拿到了话语权时,我们拿什么给世界呢?是仅仅介绍我们的研究现状,让国外学者了解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还是让他们研究、认同乃至跟随我们的思想、文化和学术?

  一句话,中国学术“走出去”,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学术研究水平本身,辅之以“走出去”的渠道开拓以及世界共同理解并熟稔的话语体系的建立。

原创能力不足亟待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国学术“走出去”面临着不少问题,您认为这些不足与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

  杨亦鸣: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最大的不足表现在缺乏原创的思想理论或独创的方法、技术和研究范式,可以说,这两者有其一便可在一定时段内对国际学术研究产生较大影响。

  解决原创不足这一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中,不能只是论证别人现成的观点或者满足于理论上的修修补补,一定要具备批判精神,只有敢于对现有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提出质疑,才有可能创新,质疑和批判是创新的起点;二是以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研究中开拓新的领域,创建新的学科体系,构建原创的话语权,引领世界学术向前发展。

  此外,还存在语言能力不足的问题。语言能力既包括准确、优雅地表达母语和外语,也包括在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进行电子形式的语言理解、表达、发布等,可以说,很多研究人员在这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从而严重影响了与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对话的能力。

 搭建国际学术话语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为中国学术争取国际话语权,助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杨亦鸣:话语权是近年学界谈论较多的主题,构建国际认可的原创理论是争取话语权的根本路径。此外,建立自己的国际学术话语平台也是“走出去”的有效路径之一,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国内一些单位和出版机构合作,将国内优秀学术成果翻译为各主要语种加以出版,并建立强有力的发行渠道。另一个快速可行的做法是与国际出版机构合作,在国际主流出版机构出版中国的优秀成果,借助成熟便捷的发行渠道,将之介绍给国际学术界。再者是将中国的优秀刊物推广到国际学术界,进入有国际影响的期刊索引,或是与国际主流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发行中国优秀的刊物,使之尽快进入国际学术榜前列。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这些方面,您的团队近年来开展了哪些工作?

  杨亦鸣:我们主要通过在匿名评审的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积极参与、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推动我们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成果方面,如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发表了《汉语话题句中语迹的神经机制研究》,该文使用神经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互证的研究方法,从脑神经机制的高度对语迹问题进行验证,对于推进语言学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团队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主办四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与汉语语言学研究有关的世界最主要的语言学家都在这个论坛发表其最新研究成果,搭建了中外语言学家进行语言学交流的国际平台,成为国际学术界了解中国语言学研究动态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2月19日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