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会第95次会议在中国苏州召开

时间:2017-06-28浏览:922设置

2017623日到27日,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在中国苏州举办了第95次会议。本次会议由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韩国延世大学人文学院研究院、中国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语言科学》编辑部及中国南通大学文学院共同协作举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语言科学》主编杨亦鸣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余光武教授、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崔昌源教授、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金铉哲教授、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姬教授等诸多中韩两国汉语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还有来自韩国各个高校的40多位教授和研究生。

会议开幕式于6248:30举行,由韩国延世大学金铉哲教授主持。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崔昌源教授及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教授分别为本次会议的开幕式进行了致辞、发言。各位与会专家及学者也在会场进行了合影留念。

开幕式顺利结束后,在金铉哲教授的主持下,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教授为本次会议做了主旨发言,发言内容是《神经语言学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会议上,杨亦鸣教授介绍了中国古典诗歌典型韵律对读者眼动数据的影响及相关性的实验。从问题提出到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杨教授指出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平仄和押韵的特征,读者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即使不能准确地辨别字音,但是基于古典诗歌平仄和押韵的特征,也可能会正确地读出押韵字,甚至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诗意。因此,杨教授的实验结论是:“诗歌阅读行为和早晚期眼动数据一致表明:押韵预期全程调控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生成和诗意理解。”

杨教授不仅是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开拓者,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也颇深。本次报告杨教授将汉语的传统文化和神经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论题新颖、分析明确、结果清晰,为神经语言学和汉语传统文化方面结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得到与会学者们的一致赞许。

在杨亦鸣教授的主旨发言结束后,大会根据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了分会场的讨论,各位专家及学者在会议上做了精彩的发言及热烈的讨论。将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从中韩两国不同的研究角度上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语言研究会场上,学者们的发言从汉语的本体理论探索到汉语句型的用法,涉及了汉语知识的各个方面。其中,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的余光武教授在《论汉语副词“真”的核心语义与语用解读》的发言中,总结介绍了副词“真”的用法,针对汉语习得者的常见偏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案,而且在“真”和“很”这两个副词是否可以互换使用的问题上做了详尽的解释。

本次会议,中韩两国学者在汉语研究、汉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相信这次会议对汉语研究特别是韩国汉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中韩两国学者的学术交流。


(韩国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会第95次会议会务组)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