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庆荣副教授完成的成果《古诗阅读的认知机制:来自眼动的证据》最近在《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发表。
文章利用神经科学技术手段中国传统诗歌阅读进行了研究。诗歌是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中国古代诗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甚至形成了中国人在写作和阅读中对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之文句的特殊偏好。采用眼球追踪技术考查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押韵和诗意理解的认知机制,发现中国古代诗歌阅读具有全时程的押韵效应,即押韵预期在早期阶段对诗歌韵律生成的调控和在晚期阶段对诗歌语义理解的制约,使得中国人在阅读过程中期待声律和谐、形意相合的文句。据此展开的相关研究,可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语篇加工机制的探索提供初步的科学路径。
杨亦鸣团队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联合资助下,通过艰苦探索陆续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原创科研成果,为揭示和科学回答中国诗歌韵律的机理及其与中国人阅读/写作传统偏好的文化“基因”提供了科学证据和构建了理论阐述。这些成果最近在国际认知科学领域顶级且在多个学科领域享有高学术声誉的SSCI期刊《Cognition》(full article,2016年9月)和国内人文社科最顶尖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3月)上相继发表。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其独特创造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来看,古诗阅读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语篇加工机制的初步探讨,属于传统文化“基因”研究工程的一部分。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中国古代诗歌认知机制系列研究使用的实验范式、运用的当代认知科学技术手段和积累的经验可以为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探索工程提供初步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