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互信平等的先进协同文化
华桂宏 茅静华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也代表着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多元协作的共同体组织拥有怎样的共同体文化,决定了合作的深度、持久度以及合作者的贡献度,进而影响到协同的水平与绩效
●高校协同创新要实现新的发展突破,需要培育、构建先进的协同文化,以先进的协同文化反哺协同组织,促进协同创新的持续、快速发展。
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重大科技项目,有效汇聚了创新要素,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协同机制和较为成熟的协同模式,已初步形成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强大优势。如何使高校协同创新发挥更为稳健的后续势能,除机制、模式等硬性支撑之外,还需要培育、构建先进的协同文化,提升协同创新软实力,以先进的协同文化反哺协同组织,促进协同创新的持续、快速发展。
培育先进协同文化的价值意义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也代表着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多元协作的共同体组织,拥有怎样的共同体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合作的深度、持久度以及合作者的贡献度,进而影响到协同的水平与绩效。美国的硅谷是大学、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相结合的典范,开创了协同创新形式的先河。而今,“硅谷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簇集”——“能者在上、宽容失败、精诚合作、冒险精神、分享财富”等,业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先进协同文化的特质。纵观其发展历史,“支撑高科技企业成功的源泉正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因此,培育先进的协同文化,也是为推动协同创新开掘核心能量之源。
先进协同文化是培育创新的良性土壤。协同创新,协同是基础和形式,创新是终极目标。创新需要开放、宽松的文化氛围。先进的协同文化以共同的协作目标集聚各方的创新力量,充分尊重协同各方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包容协同各方自身的文化特性,鼓励大胆尝试和实践,为培育创新提供丰沃的良性土壤,从而对身处其中的组织产生积极的文化感染力,有效激发协同各方的创造力和潜能,进而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先进协同文化是协同创新的软动量。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系列软硬动量予以支持。硬性动量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并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文化作为动力系统软性要素的关键仍存在较大的建设空间。先进的协同文化将统一协同各方的价值共识,有效消除因协同各方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和阻滞,克服偏狭的利益本位观,作出相应的文化调适,形成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协同意识,为协同创新提供绵绵不绝的内驱力。
先进协同文化是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长期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因而必须消除只求眼前效益的短视观念和行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先进的协同文化能够有效整合异质文化,重塑新的、成熟的共同体文化,并与协作创新的效益目标保持战略上的高度一致,从而耦合自治与市场的双重逻辑,以健康、积极的协同生态面对市场竞争,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组织美誉度和影响力,放大品牌效应,对“有形资产的积累和扩充产生极其强大的推动力”,以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先进协同文化的共同特质
不同协同组织形成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前文提到的硅谷的“文化簇集”等。但因协同这一合作形式的一致性,先进的协同文化也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综合考量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进程及目前协同文化的缺失,先进协同文化应包含以下共同特质:
互信基础,平等原则。在众多文化特质中,互信是塑造整体协同文化的基础。没有信任,整体合作协同所依赖和共享的文化、责任、技能知识与共同利益都将失去存在的依托,协作无从谈起。互信将促使协同各方在面对矛盾与冲突时保持相互理解、积极沟通的状态,达到有效协同的目标。平等原则是指协同各方相互尊重对方的地位价值及各自利益,摒弃话语霸权和身份歧视,实现权力分享和专业合作,营造促进协同创新的融洽、互依关系。
共生形态,兼顾个性。协同文化的共生形态是由协同创新的形式决定的。协同创新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协同各方在此共同体下共存、合作。先进的协同文化应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兼具共同体内各方文化的优越性,鼓励特色文化的发展,从而达到协同文化的整体影响力大于协同各方文化影响力之和的“1+1>2”效应。
共同愿景,多赢目标。共同愿景是协同创新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和根本动力来源。先进的协同文化应包含协同各方具有共同的合作愿景,即各方利益均最大化实现的“多赢”目标。目标的一致性是支撑各方价值和愿景实现的共同基础,目标的明晰度则与协同各方对愿景的热情、承诺、资源投入、效力程度成正比关系,并形成明显的正反馈场域。
责权明晰,机制健全。这一特质既是先进协同文化的要素,同时也应成为与其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协同各方在协作过程中,由于彼此之间在行为准则、规范、程序、制度和体制等方面的不同,易导致衔接的错位,从而导致矛盾,难以顺利合作。因此,先进的协同文化应以形成普遍约束协同各方的制度为保障,明确责权及利益分配。整体责任系统和公平利益分配的构建一方面为协同技能的权变式应用提供了体制保障,一方面也为协同文化的重塑和推进奠定了制度基础。
培育先进协同文化的策略建议
基于先进协同文化的价值意义及共同特质,提出以下构建策略:
1.合理分配利益,加强制度效力
文化的形成和被认同需要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先进协同文化的构建同样如此。由于协同创新联盟(中心)的协作形式、运作方式和目标愿景的特殊性,在进行相关制度建设时,应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点。
其一,建立以人际信任机制、内部契约机制及风险分担机制为主体的互信机制。建立信用评级系统,采用信用评价方式对协同各方进行评估,作为选择合作伙伴的参考依据;寻找第三方见证平台,制订契约,明确协同各方的责任权力、成果分配、知识产权等;制订风险分担条款,在面对利益损失时协同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其二,构建合理的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机制。依照协同各方的投入量比及贡献程度分配利益,同时适当增加承担风险较大的组织在利益分配中的比重,秉承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协同各方的创造力,进一步推动协同攻关。切不可搞平均主义或抹杀个人的创造性贡献,以免挫伤协同各方的积极性。
其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协同创新的评价考核有别于高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的考量(主要依据其科研成果的数量、级别),应以创新质量、贡献大小为衡量标准,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此外,还要建立相对应的问责和监督机制,对协同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同步跟进,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方案;对于协调不力造成的重大损失应进行问责,强化协同各方的责任意识。
2.加强引导融合,统一价值共识
协同创新在多组织间开展的多层面合作,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必然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矛盾,进而影响协同创新的进程。因此,消除冲突阻滞、全面整合融汇、重塑核心文化是构建先进协同文化必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共识。协同各方来自不同的行业部门,分属不同的社会体系,因而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特点。在协同创新的新环境下,需要首先确立共同的协作目标,统一共识,彼此尊重,互相信赖,形成良好的协同氛围。
第二阶段:冲突趋向融合。在达成初步共识的基础上,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高校应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利用文化差异,有效配置协同各方所拥有的各类资源。这一阶段较前一阶段更为漫长、艰难,必须不断加强协同各方的沟通,根据实际调整文化互动策略,预防文化冲突加剧和矛盾升级。
第三阶段:拓创重塑文化。当经过碰撞互动,达到多元文化的趋向融合之后,协同组织将面对新文化的拓创期。在此阶段,协同文化将作为协同创新中心(联盟)的组织文化要经历质变意义上的新生,这种高粘合度的新文化将引导协同各方开始在真正统一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下全速推进协同进程,全力创造创新成果。
应该强调的是,培育先进协同文化所经历的这三个阶段虽在时序上存在大概的先后划分,但就各自面对的问题、任务而言又会有交叉和重复。因此,作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主导——高校,应在协同文化建设方面统筹把握,应时变策。江苏师范大学近日出台了《江苏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文化建设办法》,提出了建设目标(全面开放、互惠共赢)、价值导向(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及根本任务(创新创造、永续发展);明确了培育先进协同文化的八项具体任务:营造协同创新文化氛围、打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倡导全面开放的学术文化、构建协同创新的科研机制、树立开放包容的价值取向、建立贡献至上的激励机制、营造创新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及确立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具体任务几乎涵盖了先进协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面细致,可操作性强。
3.聚力传播推广,塑造文化形象
协同文化的生命力来自吸收组织内部各方文化之长,融合为更适应时代和历史发展潮流的新文化。而要使协同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还有赖于努力塑造其良好的公众文化形象,并对此进行传播和推广。
一方面,利用高校宣传优势,打造传统媒体(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等)与新媒体(网站、微博、微信)为一体的宣传集群,形成传播合力,展示推广协同精神、文化理念,宣传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建立与高层次外媒的长期合作关系,对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最新成果、先进事迹、典型人物进行专题报道。联合高校宣传部门,建立重大新闻发布机制及针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应急机制,及时化解新闻危机,回应公众关切。
另一方面,全面输出协同文化。协同共同体文化一旦经由重塑趋向成熟稳定,就会显示其对协同创新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协同组织应进一步凝练其文化核心理念,对自身文化进行全面输出,提升协同创新软实力,扩大知名度和辐射圈。由此,重塑先进的协同文化是协同创新的最高形式,输出协同文化则是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志章.硅谷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政策机制[J].今日湖北,2004(7).
[2]李洪修.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及其调适[J].江苏高教,2013(5).
[3]谭学良,李巧霞.协同文化、合作技能与整体责任:政府协同软动量之三角关系场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3).
[4]李晓明.培育协同文化提升大学科技园创新绩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5期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jyx/jyx_gdjyx/201511/t20151111_2573243.shtml
作者单位为江苏师范大学,华桂宏为江苏师范大学校长,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