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江苏师大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助圆“强校梦”

时间:2013-05-06浏览:476设置

      2012年10月22日,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下发了《关于批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通知》,江苏师范大学榜上有名,喜获“特博”项目,标志着该校进入具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行列,这是学校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成果,给刚刚度过60华诞的这所师范大学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圆了几代师大人的学科强校梦。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不仅要敢想,更要敢做,在某些学科领域,我们‘地方队’也能成为‘国家队’。”说到学科建设,校长任平教授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学科建设:高端引领 高原支撑

    江苏师大从学科发展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坚持“高端引领,高原支撑,资源集中,结构优化”的原则,统筹学科全局,优化学科组态,着力提升基础学科,强化应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全面构建“双高”学科体系。

    该校抓住江苏省立项建设高校优势学科这一难得的机遇,先后获得4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累计获得省财政专项建设资金超过1亿元,此外,学校拥有1个“特博”项目,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省重点学科。逐步形成了以中国语言文学和数学两个江苏省立项建设博士单位授权学科,语言认知科学与文化艺术学科群、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和激光工程与技术4个省优势学科为高端引领(2+4),以5个支撑学科和4个校内优势学科为高原支撑(5+4)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框架。

    依托省优势学科,该校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认知语言学、激光、氢能、生物制药和汉文化五大研究领域,努力占领科学研究制高点,其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跻身国内甚至国际先进行列。该校在神经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已进入国际脑科学研究前列。沈德元教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激光核心技术的掌握,具有在这方面部分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科研实力,与中科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的全面合作,为学校在该领域的突破搭建了坚实的科研平台。氢能研发团队以加拿大归国博士后、世界氢能研究知名专家沈建跃教授为核心,取得的研究成果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制药研发中心主任为我国著名分子遗传学专家、现任美国Mpex新药研制公司研发顾问、美籍华侨孙东旭博士,该中心以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开展的冬虫夏草等生物制药研发项目,将在这个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汉文化研究中心发挥徐州独特地理人文优势,从多方面探讨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文化精髓,着力研究整理中华民族核心文化之源,光大中华民族核心文化之流。

    队伍建设:校外求贤 校内挖潜

    “学科人才的层次有多高,这个学科的水平就有多高”,该校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强调说,“要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用大师级的人才引领学科发展”。

    面对偏居苏北一隅的不利局面,江苏师大“校外求贤”与“校内挖潜”相结合,超常规、大手笔筑巢引凤,先后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153”工程和“331工程”,旨在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重点,以提升国际化素质为核心,通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科发展、增强科研能力、提升办学水平。两项人才工程甫一推出便收到极大成效。近3年来,学校共柔性引进院士量级人才4人,“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级人才21人,海外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优秀博士112人,引进人员无不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个个都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仅2012年该校引进的“优秀博士”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占全校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近40%。校长任平自豪地说:“这批生力军来校后,很快就展现出极强的科研能力,说明我们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引进人才政策成效已经显现,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高端学术人才的引进带来了新理念、新气息,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杨亦鸣教授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是中国目前首位和仅有的一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长江学者”。此外,学校先后有7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33人享受国家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4人入选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名教师为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9人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3人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5人为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64人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47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9人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3个、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一般项目182项,立项总数始终位居全国师范高校前10名。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一批优秀博士人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多篇。高级别获奖不断增加,获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语言科学》入选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首批资助期刊。

“正因为有了‘大师+团队’的高端人才引领,实施了‘校外求贤’与‘校内挖潜’双剑合璧的聚贤纳才新模式,学校正逐步把地域劣势转化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优势。”徐放鸣书记高兴地说。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精英教育

“高歌猛进的学科建设推动了我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把‘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本位驱动,大胆尝试,走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之路,筑起人才发展的新高地。”谈到人才培养,任平校长如数家珍。

根据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该校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推进“核心课程+自选课程+双学位+国际化+实践”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形成了“3∶5∶2”的人才分类分型培养结构,其中30%为研究型培养,50%为应用型培养,20%为国际化培养,为按照优势专业群招生培养改革奠定基础。

学校坚持学业、创业、就业“三业”贯通,以“出口”引导“入口”,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搭建的平台基础上,探索出了“1+10”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为出发点,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紧密对接,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即1个应用型专业对接10个行业内具有较高水准的企事业单位,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模式;1个师范专业对接10个地市级教育部门、教学质量较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形成高校、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培养优秀师资人才的“三方协同”培养新模式。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让合作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理念,广泛实施模拟仿真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良性机制。

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模式,成立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开设“校长班”、“卓越教师班”,并与泰州等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校地联合协同培养联盟。本着“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坚持“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思路,精心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实行“特区政策”,集中学校的优质资源,创造一流的学习生活条件,采取动态滚动机制进行精英培养。通过“博雅”教育,夯实国学功底,内强素养、外塑形象;强化外语学习,开拓国际化视野;重视科学精神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和激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校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受到省内外兄弟院校、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国家教育系统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教授、省教育部门相关领导等专程来学校和赴泰州出席活动和调研卓越教师培养情况,并予以较高的评价,卓培部成为师大“精英学子”的代言。

日前,学校又传喜讯:数学与统计学院2010级钱欣洁同学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专业类一等奖(全国只有19名,绝大多数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又一次取得了比肩一流大学的成绩。仅2012年,该校就获得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级别36项、省级82项,省首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30项,中国机器人大赛获奖7项。

社会服务:立地嵌入 多方对接

学科建设要落地生根,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谋发展、求创新。江苏师大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成为首批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学校拥有4个省部级平台和2个厅级平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部省级研究基地8个,省市级工程中心22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个。特别是该校大学科技园的成立,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科技园以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依托,形成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金融投资、科技服务一体化的支撑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到国家、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之中,实现与地方支柱产业的有效对接,嵌入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链,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为实现科研工作的“顶天”与“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生物制药产业,学校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蛹虫草”项目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委托给大学科技园,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负责项目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大学科技园负责项目的经营运作,该项目已经进入产业化生产和试销阶段。作为师范院校,学校总结教育经验,发挥人才优势,植入尖端技术,联合世界知名大学共同研发“知识渊博、能歌善舞”、能够陪伴儿童成长的“教育服务机器人”,现已进入关键研发阶段。目前,配合学校“服务国家特殊要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的紫薯花青素研发工作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成果的孵化和相关产业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信不久紫薯花青素将成为江苏师大的品牌产品走向市场,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生活需要。

中国教育报 2013年05月03日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