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语言科学》杂志社主办,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四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于2011年12月19日至26日在徐州、昆明两地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泰国、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内各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会,他们共奉献了24场精彩的大会学术演讲。
12月19日上午,论坛在徐州开幕。开幕式由论坛总召集人杨亦鸣教授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张颢瀚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和徐州师范大学校长任平教授到会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研究生院语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蓝生研究员在开幕辞中指出,海外语言学者论坛是很有创意、不同寻常的学术论坛,大会邀请的海外学者与大陆学者具有共同的母语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交流不仅畅通无阻,且更能拓宽视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江先生还特意指出这个论坛的开法很有创意,一会两地,相距千里,第二届在徐州和拉萨,第三届在徐州和乌鲁木齐,很合乎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对于与会者,尤其是身在海外的学者来说,机会千载难逢,堪称学术之旅、文化之旅。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和东亚系李艳惠教授的致辞则从她亲身体会谈了论坛的举办对海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她还希望能够将因交流形成的合作进一步落实和具体化。本届论坛的海外召集人冯胜利教授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海内外学者之间学术思想的交流必将有助于振兴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推动汉语研究的国际化步伐。
12月22日,论坛移师云南民族大学开始西部场的演讲,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马丽娟教授到会致贺,侯精一先生代表大会致辞。大会代表还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和游览,在香格里拉进行了藏民家访。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之间有了深入交流的机会,他们也实地考察了祖国的风土人情,了解了语言状况,进行了语言调查。12月26日,论坛闭幕式在云南民族大学莲花校区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黄正德教授致闭幕辞。袁毓林教授为本届论坛做了精彩的学术总结。孙宏开研究员和戴庆厦教授也在闭幕式上分别致辞。
参加本届论坛的专家都是活跃在国内外语言学研究前沿的学者,海外学者包括哈佛大学黄正德教授、南加州大学李艳惠教授、密西根大学端木三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陶红印教授、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教授、泰国皇太后大学游汝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冯胜利教授和顾阳教授、香港大学单周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朱晓农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潘海华教授、澳门大学徐杰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竺家宁教授等。内地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蓝生研究员、孙宏开研究员、侯精一研究员、刘丹青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北京大学袁毓林教授,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殷国光教授,南开大学曾晓渝教授,云南师范大学骆小所教授等。此次论坛还吸引了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师、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前来旁听。
论坛期间,海外学者作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探讨的内容涉及众多研究领域,代表了当前国际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学者们对演讲内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讨论。黄正德教授做了题为《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下的语法参数理论》的精彩演讲,他从柏拉图问题和语言的生物模型谈起,高屋建瓴地介绍分析了管约论和最简方案理论中原则和参数问题,从共时和历时角度,用汉语与英语之间以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语言差异作为重要证据,阐述了关于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差异的重要观点,认为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各有其角色,宏观参数应该视为微观参数的集合,而不是独立于微观参数的,厘定了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的关系。李艳惠教授《含“的”名词短语》的演讲以汉语“的”字短语为研究案例,将表面形式看似相同的“XP de YP”根据其不同特点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并用具体语料加以证明,评估了各种分析方案的经验基础、方言证据及其得失,体现出语言研究的证明和证伪程序极其精巧细致的一面。端木三教授做了题为《对年龄级差式方言能力的再思考》的演讲,他根据调查数据对方言的未来前景进行了量化预测,讨论了年龄级差式方言能力问题,指出有年龄级差的方言的确是濒危方言,这一研究为我们在语言的共时状态中观察其历时演变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冯胜利教授在题为《上古音韵研究的新视角》的演讲中提出了从韵律角度研究上古音韵的全新角度,建议尝试“韵律音韵学”的探索。徐杰教授《“句子类型标示假定”与疑问语气的标示》的演讲提出了疑问语气词的使用与疑问词移位是性质和功能完全不同的句法手段,提出了与郑礼珊“句子类型表示假定”的不同的观点。陶红印教授对汉语研究的新方法做了积极的探索,他在《从文本分析到多模态分析:汉语研究的新视野》的演讲中,运用录音录像形式收集自然会话材料,通过分析会话中认识论和情感立场表达的实例说明,多模态分析方法既可以发挥传统文本分析的优势,也可以发掘新的现象。徐丹教授的演讲题为《语言接触与混合》,她通过调查中国西北地区语言使用情况,分析了阿尔泰语、安多藏语和甘青汉语方言在语言接触和混合中出现的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特征,总结了语言发生变化的规律。顾阳教授做了《汉语差比句:如何进行“个体比较”》的演讲,分析了以往对于差比句的衍生推导方案,指出了它们的问题和不足;从等级形容词内在固有的比较性语义特点及其相关的参数特征出发,给出了比较稳妥的结构分析和衍生过程。单周尧教授的《正字与正音》用大量详实的例证从字形和字音的发展变化过程讨论了正字与正音问题,发现很多语言文字在人们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习非成是现象。游汝杰教授对《“合璧词”和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的研究从双音节化和不同方言的角度讨论汉语中的同义、异义复词两类合璧词,横向考察合璧词的构成成分的方言来源,而不只拘泥于传统的纵向观察方法。朱晓农教授《什么是声调?声调是什么?》的演讲用幽默的语言提出了“分域四度制”这种新颖的描写框架,大胆质疑了传统的声调学说。竺家宁教授的演讲题为《论东汉时代词义的发展——安世高同形异义词研究》,他从安世高译经中的同形异义词的角度,讨论了东汉时代词形的旧瓶装新酒和词义的演变。潘海华教授演讲报告为《信息结构与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他从信息结构角度看待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种超常规现象,从新旧信息和谐的角度给出了整齐的合格性条件,展现了形式语言学的分析技巧。
江蓝生研究员演讲题为《汉语连介词的四个来源及其语法化类型》,她首先将汉语连介词从来源上进行了分类,从音义两个方面考证了老北京话和台湾地区的连介词“和(hàn)”的本字为东北话连介词“唤”,并解释了其演变为连介词的动因和理据,对于从介词到连词的演变方向进行了补充和局部修正,对汉语连介词的语法化过程给出了积极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侯精一教授做的题为《现代晋语研究的新探索》的演讲,通过调查和分析沿黄河一线晋语地区第三人称代词的类型、分布和层次问题,不仅展示了一种晋语研究的新途径,而且为我们了解汉语方言的语音演变、北方话中人称代词的历史变化,提供了样本和材料。孙宏开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的识别、记录、保护和传承》的演讲从国际社会对中国民族语言的关注入手,报告了民族语言的识别、记录、保护和传承问题,加深了我们对民族语言的认识和了解。戴庆厦教授关于《景颇语的韵律》的演讲从共时角度详细整理和分析了景颇语的韵律现象,将景颇语归纳出五种主要的韵律形式,最难能可贵的是,戴先生采用的是新兴的韵律理论来分析景颇语的韵律现象,打开了民族语言研究的新的窗口。崔希亮教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演讲详尽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等问题,探讨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侧重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刘丹青研究员演讲题为《汉语中的若干显赫范畴: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他从库藏语言类型学这一全新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显赫范畴的观点,丰富了我们对于语言共性、语言个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邵敬敏教授做了题为《论语气词“啊”在疑问句中的作用暨方法论的反思》的演讲,他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对语气词“啊”不表示疑问语气这种定论发起挑战,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和热烈讨论。袁毓林教授演讲题为《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他从逻辑语义学角度讨论了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在语义推演和句法共现限制方面的相关特征,考察了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方面的特点以及其极项允准功能。曾晓渝教授对《语言接触的类型差距及语言质变现象的理论探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境内倒话、莫语等特殊语言的分析研究,发现深度接触语言间的类型差距大小与其语言质变的不同结构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杨亦鸣教授的演讲题为《神经语言学:当代语言学的认知科学路径》,他全面介绍了神经语言学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认为从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体现出神经语言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语言学的当代形态,论证了神经语言学对当代语言学乃至当代科学的贡献力,特别是在分析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深入思考了中国神经语言学发展的可行的路径,为语言学走向实验证伪、为语言学真正跻身于当代科学之林,提出了可资借鉴、具有现实性的具体路径。
(张强 张珊珊)
《语言科学》2012年第2期223-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