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张东刚:发挥高校优势 打造新型智库

时间:2014-03-28浏览:626设置

发挥高校优势 打造新型智库

——专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

背景:智库(Think Tank),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最早是个军事用语,用来指称二战期间防务专家和军事战略家们讨论作战计划和制定战略的保密室。目前学术界关于智库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智库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和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高校怎样打造高质量智库?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对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进行了专访。

    智库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为政府出谋划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持人:近年来,智库逐渐成为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您能简单介绍下《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出台的背景、意义和过程吗?

  张东刚: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为政府出谋划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应对国内外环境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期待都迫切需要强而有力的智库支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2013年5月,刘延东副总理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就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推进高校智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后,教育部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等的建设,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近年来,高校紧密围绕国家需要,积极建言献策,一批优秀成果及时转化为政府决策和政策。

  2008年-2013年,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承担了600余项国家部委的调研和培训任务,直接参与了《民事诉讼法》、《食品安全法》等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累计有1600余份咨询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高校科技专家和研究机构为国家行业产业发展、科技战略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教育部社科委、科技委、专业学会、研究中心向有关部门呈报了系列专家建议。2013年,首批认定设立了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文科有两个,各地各高校也建立了一批自己的协同创新中心,这些都为发挥智库作用、推进智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相比存在很大不足

  主持人:目前高校智库建设的水平是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张东刚:总体来看,目前高校智库建设还明显滞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份量、有影响的智库不多,结构不尽合理,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高质量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不多,每年提交的咨询报告对重大决策产生影响还不理想。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根本原因是问题意识不强、联系实际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改革和支持力度不够。着眼解决上述高校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教育部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研究起草和修改完善,并征求了多方意见,出台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与教育部最近出台的一系列举措相同,《推进计划》突出了改革、创新,突出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的导向作用。

  主持人:您如何理解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张东刚: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着经济、能源、环境、生态、战争等大量全球性问题,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智库成为各国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问题时所倚重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各国政府、经济组织提出研究报告、咨询建议以及预测分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作用。

  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建设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新推出的《2013 年全球智库报告》,美国拥有1828个智库机构,且世界排名前10位的智库中美国占了6个,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可以说,今天美国的强大与它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智库是分不开的。

    从世界范围看,大学智库通常在政策研究领域占很大比例

  主持人:高校在建设智库方面有什么优势?

  张东刚:从世界范围看,大学智库通常在政策研究领域占很大比例。美国75%的智库设在大学。考察国外著名的大学智库,可以发现大学与智库之间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大学内部可以形成多个智库。大学智库多是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转化和推广的基础上形成的,著名大学均有多个优势学科和优势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都可以生成智库,如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国际发展中心、魏德海国际事务中心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学智库。

  二是大学智库的强势研究领域与优势学科互为倚重,长期积累。大学优势学科是大学智库的深厚根基和依托,如胡佛研究所凭借其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事务、环境研究领域的研究而著称,胡佛研究所这几个领域的世界排名都位于前列;而这些学科恰是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美国最为权威的USNEWS大学排名2012年度分专业排名中,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排名第5位,环境研究排名第1位。

  三是大学智库与大学内部其他院系之间形成“内部旋转门”。大学智库和大学之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必须拥有内部转化的机制,在胡佛研究所常驻的100多位研究人员中,80%以上为高级研究人员,有105人次是美国各类院士和各类奖章的获得者。这些研究人员中又有80%以上由胡佛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其他院系联合聘任,由胡佛研究所和其他院系分别支付相应的聘任费用,使这些研究人员可以在胡佛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其他院校之间相互转换。

  从我国来看,高校也同样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良好条件:一是人力资源集中,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 的“千人计划”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解决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多个学科的综合问题。三是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可以为智库开展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提供丰厚的学术底蕴。四是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广泛深入,为开展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网络。

    我国高校智库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较大

  主持人:我国高校已有很多的科研机构,是不是都可以称之为“智库”呢?

  张东刚:目前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虽然很多,但堪称高水平智库的还不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世界一流大学智库有较大差距。高校智库应具有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五大功能。

  智库不仅仅要建言献策,还要为国家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研究成果,及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研究资料和宏观政策解决方案。还要能引导舆论,特别是在国际场合能够发出“中国声音”。

  战略研究、建言献策、引导舆论和国际话语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和科学研究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智库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组织,但是,几乎所有的智库往往都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出现的,智库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实用性,决定了智库与传统高校研究机构的差异。

  智库产出的研究成果不是主要通过论文等形式显现的,而是通过一种类似于政府采购的方式卖给政府或者企业,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在智库建设中,如何评价智库水平,如何评价智库成果的优劣,不仅是高校智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主持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张东刚:一是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既要有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各国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能立足基本国情,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是体现高校优势和特色,紧扣国家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三是要有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智库的创新活力。四是能拿出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成为服务党和国家决策的思想高地,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

  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应立足高校特点,以学者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高校智库品牌。

  主持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有哪些?

  张东刚: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化同步”新要求,聚焦国家急需,明确建设目标,立足高校特点,以学者为核心,以机构建设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

  主要举措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是建设新型智库机构。这是智库建设的重点,我们将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智库,带动高校智库总体建设;推动社科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推动智库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结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的实施,通过建设一批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机构,建立海外中国学术中心,支持高校智库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组织、参加与举办国际会议等,扩大中国高校智库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通过凝聚高端智库人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推动智库人才交流,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首先要凝聚一批立场坚定,学术造诣高,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政策制定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及时向中央各部门建言献策,并以各种方式引导舆论;同时要注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跟踪培养计划;还要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核心人才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三是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是制约高校智库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推动智库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渠道和平台的问题。要通过鼓励对外开展合作研究、支持举办高层智库论坛等,加强中外高校智库交流平台的建设;通过完善集中报送专家建议的工作机制,建立咨询报告数据库,跟踪汇总分析相关信息等,加大智库成果报送力度;同时要规范发布流程,严把成果发布政治关和质量关。

  四是创新组织管理。建设新型智库,关键是深化综合改革,推动管理和组织形式创新。主要推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大力推动协同,强化校府、校校、校所合作,建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协作机制,改变封闭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二是改进科研评价,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加强绩效评估;三是改革项目管理,建立完善后期资助方式等。四是从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政策配套支持、加强经费支持等三个方面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智库建设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持人:当前高校智库建设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张东刚:高校智库建设的总目标是服务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这一目标,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国家重大需求与高校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当前高校智库建设应当力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外交与国际问题、“一国两制”实践与推进祖国统一这八大领域里,找准关键环节,瞄准国家急需,凝练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

  主持人:高校智库如何瞄准国家需求,明确主攻方向?

  张东刚:发现和找出真正需要研究和咨询的问题,是智库研究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这要求智库与实际部门建立起密切联系。一是要密切跟踪重大决策。全程紧密跟踪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同时要加强战略研究,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决策储备。二是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如选拔推荐高校智库优秀学者到国际组织任职、到实际部门挂职,参与政策制定,推动智库人才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三是要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邀请实际工作部门直接参与选题征集,共同确定智库的重点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拓展成果发布应用渠道,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打造高校智库成果发布平台,增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的渗透力、影响力。

    政策建议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

  主持人:如何使高校智库推出更多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

  张东刚: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高校智库不仅要出对策,更要出思想,谋战略,特别是在一些前沿应用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范式上取得突破。

  提高高校智库建言献策的质量,一是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重点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推出对理论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提升应用对策研究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着力推动跨学科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大力推进新兴学科发展,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学科支撑。三是大力推动科研方法创新。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科实验室和数据库建设,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和条件保障。

  主持人:在教育部最近发布的一系列计划中,都强调了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推进计划》把人才培养作为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同时提出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您如何看待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张东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心就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智库建设也必须围绕这个重心进行,事实上,如果离开了这个重心,高校智库建设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作为一个社会事业机构,提供高质量人才是高校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从高校科研的发展看我国985、211高校走过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重视教学阶段,科研教学并重阶段,教学科研融合阶段。科教融合是这批高校发展的更高级阶段,也是一流大学发展的高级形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化,国家对高校的要求不仅是要出人才,还要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规律,也是我国高校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时高校评价教师就不再是以教学作为单一指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评价大学、评价教学、评价科研将不再以数量论英雄,高等教育发展将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这时大学的教学科研必将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大学的科学研究首先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将知识创新反哺到课堂当中,这符合知识创新的发散规律和特点。大学教师第一个知识发散的对象就是学生,所以知识创新的成果要进教材,进课堂,进教案,进课件,进学生头脑。这应该是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

  目前,我国有些高校正处在教学阶段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阶段。《推进计划》是面向全国高校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导向,就是高校科研如何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完成教学科研并重向教学科研融合转化。另一方面,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所以《推进计划》提出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效智库队伍。

  一是要凝聚一批立场坚定、学术造诣高、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政策制定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及时向中央各部门建言献策,并以各种方式引导舆论;二是注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三是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核心人才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是智库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

  主持人:《推进计划》将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改革起到哪些导向作用?

  张东刚:评价机制体制和评价标准是智库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推进计划》引导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为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育部实施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中,明确要求每个基地每年至少提供一份咨询报告。这不仅体现了基地建设的导向,更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咨政服务质量不仅是基地服务社会的核心标准,也是评价基地质量和水平的基本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不仅需要自评、他评,还需要政评。咨政服务包括咨询报告、社会服务讲座、各种讲课、领导批示等等,其中能否被实务部门采纳,产生实际效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评价手段单一化,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方式标准化,评价体制机制缺乏弹性和多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本身是复杂多变的,取得的知识成果也是复杂多变的,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往往是唯一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则不同,同样的成果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产生完全截然相反的效果。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最认同的是同行评价。但同行评价既取决于评价者的认知,还取决于评价者的学术道德水准等等。《推进计划》强调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并以此来协调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选题要瞄准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要建立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有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实际案例支撑,而不能用“想当然”纯思辨的方式研究实际问题,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真实、可信、可操作,才能正面有效影响政策。

    智库建设是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制度建设的总揽性抓手

  主持人:智库建设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东刚:智库建设是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制度建设的总揽性抓手,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以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都可以通过智库建设来推动。我们相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必将有力地推动高校社科领域的综合改革,提升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社科事业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

(转引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