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400余位国内外专家苏州探讨“语言教育创新”侧记

时间:2014-06-14浏览:612设置

    “全球化、多元化的世界中,语言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发展的关键。但是有调查显示,到本世纪末,世界上6000多种语言中90%将要消亡,这事关人类共同的发展。”前来参加世界语言大会的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6月5日至6日,世界语言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代表、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创新语言教育,提升语言能力,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多语教育”不是对母语的削弱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员大会第12号决议案中采纳了“多语教育”一词,即一个人掌握三种语言——母语、官方语言和一门外语。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3亿多人学习外语,涉及65个语种,其中大中小学生就有2.6亿人。这引起了学界的一些恐慌,认为外语学习会削弱母语的发展,威胁到中华传统文化。

    “‘多语教育’不是对母语的削弱。”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说,认为母语会削弱,是因为人们对有关母语的知识掌握得不足,看不到母语的优越性。其实,母语是学习其他语言的基础,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都必须根植在母语的基础上,母语学不好,第二语言也很难学好。

    杨亦鸣是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他告诉记者,现在特别强调“多语教育”。“研究发现,一个人掌握多种语言对智力成长是有好处的。”他说,科学证明,当人衰老的时候,掌握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或者在进入老年时继续学习外语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说,学习外语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杨亦鸣还指出:“外语学习并不是越早越好,关键是要看所处的环境。”他说,研究脑机制的专家通过数据证实,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发音正确的语言环境,早学还不如不学。一旦错误的发音在脑中固化,以后要改正很难。


阅读是语言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何进行语言教育?在“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创新——新方向和新路线”专题论坛上,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讲了这样一个例子:2010年高考,一些理科题由于题目文字较长,导致北京171中学好几位理科高才生因没能看准题目,最终影响高考的发挥。而后授课的老师了解到,考试失利是因为学生语言理解力出现偏差,因此向学校提出,必须加强学生阅读,提高语文水平。

    陆俭明分析说,语言能力必须要通过加强阅读来培养。“中外传统语言教育中所提倡并实施的‘大量阅读、大声朗读、重点背诵,并在老师指导下从模仿写作到进行有创意的写作’的教学思路,仍然值得借鉴。”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跨文化研究院执行主席StevenJoeKulich非常认同“阅读习得”的观点。他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阅读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思考的过程是最好的语言学习过程。”教育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守仁补充说,阅读的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语言教育理念。

    “美国特别重视分析式的理解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以此来推动语言能力的规律性成长。”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AudreyLi在分享她的教学经验时表示,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他们更推崇在玩耍中找到乐趣,然后再分析、架构已知的一些内容,让学生在“解剖”别人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各种语言点和文化点,将被动吸收转化为主动内化。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大会形成的成果性文献《苏州共识》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不同语言的背后有不同文化在支撑。“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文化走出去”,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教育。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在全球122个国家及地区,中外合作开办的孔子学院有445所,孔子课堂665个,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超过1亿。苏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地方语言——吴方言的保护,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构建传播的话语体系。”李宇明说,我们传播出去的文化,比如剪纸、包饺子等,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越来越淡了,出现了走出去的文化与本土文化不一致的情况,“而且,我们传播的往往是民族中国、传统中国,却不知道怎么传播现代中国。怎样建立一种当代的传播话语体系,是我们应该重视思考的问题。”(《光明日报》苏州6月7日电本报记者苏雁本报通讯员李锦).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